“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 矿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借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勘查协会开展新时代地质工作大讨论的机会,代表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大会简要汇报紫金矿业“走出去”的情况,并就新时代中国矿业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紫金矿业及“走出去”情况
(一)紫金矿业发展概况
紫金矿业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上杭县矿产公司,偏踞闽西山区,1993年开发紫金山金矿起步,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11月在香港H股上市,2008年4月在上海A股上市。经过20多年跨越式发展,成为一家以金、铜、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2017年位居《福布斯》全球2000强企业第1200位、全球金属矿业企业第18位、全球黄金企业第3位,位居2016年《财富》中国企业500强第78位。目前,紫金矿业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国内24个省(自治区)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南非、刚果(金)、秘鲁等9个国家。
矿产资源是确保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紫金矿业以“矿业立企,报国惠民”为宗旨,以“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为战略目标,始终把矿产资源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资源控制为首要战略。公司始终紧跟国家意志的节拍,从2000年起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走出福建面向全国大发展;2005年开始实施并高度契合中央“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
紫金矿业坚持勘查与收购并举,组建了一支专业齐全、装备优良、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地勘队伍,十分重视地质找矿工作。 20多年来,通过就矿找矿、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以及风险勘探,地质找矿取得巨大成果,目前控制的国内矿产资源60%以上来源于自主勘探。近10年间,紫金矿业累计投入地勘资金约30亿元,勘查新增333以上资源储量有黄金582吨、铜962万吨、银2450吨、钼24万吨、铅锌862万吨、钨(WO3)30万吨、铁矿石6100万吨、煤1.99亿吨。预期到2017年底,按完全权益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黄金1350多吨、铜3150多万吨、锌铅930多万吨,其它矿产折算当量铜1470多万吨,是我国控制金属矿产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
2016年,紫金矿业矿山产金42.55吨、铜15.5万吨、锌25万吨、铅3.6万吨,金、铜、锌三大矿产品产量均居我国矿业行业前三甲;实现营业收入788.5亿元,归母净利润18.4亿元;截至2016年底,公司总资产892.2亿元,净资产311.2亿元;2017年12月15日公司市值916亿元。
(二)紫金矿业“走出去”情况
矿产资源及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作为国家资源战略的首要目标。紫金矿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05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发展的目光从国内放大到全球;2014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持续推进,落实国家倡议、布局海外的动作进一步提速。
――启动“走出去”战略
2005年,介入缅甸Mwetaung镍矿探矿项目;入股加拿大顶峰矿业成为其最大股东。
――转战东南亚和北亚
2006年,认购英国伦敦上市公司金岭矿业(RidgeMining)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通过收购间接持有越南大班铅锌矿及河江、宣光两省铅锌矿、铁矿资源项目矿业权;合资控制蒙古纳日陶勒盖岩金矿70%股份、俄罗斯库顿金矿及兰塔尔斯卡亚铜镍矿42.5%股份,受让俄罗斯图瓦克兹尔-塔什特克铅锌多金属矿70%股份。其中,塔什特克铅锌多金属矿已成为西伯利亚最大的采选企业,被誉为中俄在矿山开采领域合作最早、最好的典范之一。该项目2008年开始基建,2015年7月选矿厂投产,现年处理矿石量3000万吨,年产铅锌约10万吨,保有铅锌金属量156万吨,铅+锌品位12%。
――介入南美洲
2007年,联合铜陵有色、厦门建发全面要约收购英国蒙特瑞克Monterrico公司主要资产:秘鲁北部的白河(Rio Blanco)特大型铜钼矿床。该项目受环境社区等影响被长期搁置,去年开始“破冰”(与秘鲁政府签订了推动白河项目的“矿业及冶炼活动发展推进协议”)。
――进军中亚
2007年,受让控股塔吉克斯坦ZGC公司(75%股份),入主开发吉劳金矿、塔罗金矿、谢尔斯洪娜金矿和奥林匹克金矿,2017年计划产金3756吨,三个矿区2016年底保有金金属量136吨,目前已成为该国黄金生产的重要企业,税费贡献是当地财政的主要来源,被塔国总统拉赫蒙誉为“连接塔中友谊的金桥”。
2011年,收购控股吉尔吉斯坦第三大金矿的左岸金矿60%股份,该项目2015年建成投产,2017年计划产金2吨,去年底保有金59吨,是中国企业在该国的最大投资项目之一。
――抢滩大洋洲
2012年,通过场外全面要约收购澳大利亚诺顿金田89.15%的权益(是中国企业成功收购海外在产大型黄金矿山的第一例),2015年6月获得100%权益;同期完成对澳大利亚凤凰黄金公司的股份收购,诺顿金田2017年计划产金6.2吨,2016年底保有金资源储量330多吨。
2015年下半年,完成对巴理克(新几内亚)有限公司50%权益收购,该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世界级超大型波格拉(Porgera)金矿95%的权益,该项目年产黄金超过17吨。保有资源储量超过340吨。
――布局非洲大陆
2014年12月,完成刚果(金)科卢韦齐铜(钴)矿72%股权收购;目前该矿保有铜金属量200多万吨,已全面建成投产,达产后年产铜5万吨以上。
2015年12月,成功收购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持有的刚果(金)卡莫阿控股49.5%股权及股东贷款;卡莫阿控股拥有卡莫阿铜业95%权益;截至2017年5月,卡莫阿铜矿查明铜资源量3678万吨,资料显示其远景资源储量超过4000万吨(相当于中国铜资源总量的40%),是非洲大陆发现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未开发铜矿,也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最大铜矿。目前,该矿的卡库拉铜矿建设已正式启动,按计划2020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此外,2014-2015年紫金矿业分两次收购了恩科维(NKWE)公司60.47%股份;NKWE持有南非加拉陶铂族金属矿的74%权益,该矿铂族金属加黄金资源总量约4400万盎司(1369吨)。
(三)紫金矿业境外地勘工作
紫金矿业通过股份认购、要约收购、股权受让、投资并购、合作勘探开发等方式在取得国外资源项目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地勘队伍技术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在既有权属矿山边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了巨大成果。
――在刚果(金)卡莫阿(Kamoa)铜矿,联合艾芬豪矿业勘探团队,打破传统地质认识,2016年~2017年上半年在该矿南部卡库拉(Kakula)矿段勘查找矿取得巨大成果,新增铜金属量1262万吨(平均品位3.09%),下半年在卡库拉(Kakula)西找矿也取得重大突破,矿区资源储量潜力超过4000万吨,且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在刚果(金)科卢韦齐(Kolwezi)铜矿,2015年以来紫金矿业自主组织勘查,通过补充勘探和外围找矿,新增铜金属量65.75万吨(平均品位4.52%)、钴金属量4.63万吨(平均品位0.33%),为露采境界优化、延长服务年限和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在塔吉克斯坦吉劳金矿、塔罗金矿、谢尔斯洪娜金矿,2010年以来企业自主投入补充勘探和边深部找矿,同时申请国家“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基金”专项补助(2个项目1200万元),累计勘查新增黄金资源储量30.92吨,为矿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资源保障。
――在澳大利亚诺顿金田,矿山地质勘查团队除服务于矿山生产地质外,通过矿田周边地质资料收集、数据库解译和地质资源模型建设等,加大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和靶区预测,2013年以来在帕丁顿(Paddington)周边及外围持续勘查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黄金资源储量61.6吨,拥有的上千平方公里矿权区域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在巴新波格拉(Porgera)金矿、俄罗斯图瓦克兹尔-塔什特克铅锌多金属矿,以及吉尔吉斯坦左岸金矿等,勘查找矿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十多年来,紫金矿业“走出去”路线图与中央“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通过风险勘查、兼并收购和战略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逐步扩大对国外铜、金等重要矿产资源占有份额。同时,集团内部地勘队伍逐步走向国际化,在境外开展成熟矿山就矿找矿和矿山地质服务的同时,还以境外权属企业为依托,组织开展世界主要成矿区带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跟踪研究,以及中非、中亚、南美、环太平洋成矿带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初级勘探项目(公司)的筛选评价,争取获得一批适合集团发展的优质项目。目前,紫金矿业国际板块保有黄金资源储量在集团占比已达52%,铜资源储量约占2/3,海外项目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矿业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的环境,“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建立国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是我国经济和矿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矿业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走出去”这一国家性的战略任务。回顾紫金矿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迄今已在国外9个国家布局,在“一带一路”中先行一步培厚了先发优势,总体上是成功的。但是,十几年来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失利远多于成功也是事实。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和审视一些失败案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全球矿业资源治理主体多是西方国家,形成了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和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境外大公司基本上对已发现的矿产资源集中区进行了分配,垄断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境外资源勘探开发起步较晚,对国际矿业游戏规则制定缺乏主动权,对中国矿企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同时由于西方垄断,可供勘探开发的项目选择余地小、成本高,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
二是境外矿业市场与国内有较大差异,矿山勘探开发不仅有技术问题,还有环保、社区、法律、政治、金融等问题。我国矿业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有的单纯从资源角度凭国内经验考虑问题,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不科学,导致项目收购价格偏高;有的缺乏海外经验,未真正从市场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考察,尽职调查不充分或不到位,对原住民、非政府组织(NGO)、政府作用的误判,导致项目投资失误或被长期搁置,秘鲁北部的白河(Rio Blanco)特大型铜钼矿床目前还不能开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三是在境外项目合作中,未审慎选择合作对象、准确判识各类资料的真实性,面对资源潜力大、品位高、价格便宜的项目,没有深挖其背后的隐情,为投资项目运作埋下了隐患,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投资风险。
四是我国尚缺乏完备的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政策保障体系,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缺少符合行业特点的顶层设计,境外矿业投资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同时与西方国家海外企业相比,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尚处于摸索阶段,政府协调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造成内部的无序竞争,在签证审批、项目审核、沟通协调、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投融资渠道拓展、投资环境及信息服务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三、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基于我国矿产资源禀赋特点、供需形势等,“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加大对国外重要矿产资源的控制力,提高国际市场矿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保障我国全球资源利益和资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矿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坚定“走出去”的信心。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矿业巨头控制和占据了全球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地区,但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较多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潜力大、找矿远景好、尚未被勘探开发的地区,“走出去”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中,非洲、“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北亚、南亚、西亚、东南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型超大型矿床多、储量大、品位高,而且随着近年全球矿业的深度调整,西方企业暂缓了矿业市场的资本投入,部分国家也从西方企业手中收回一大批优质矿业权,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施并持续推进,给矿业企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规避风险,抢抓机遇。一是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商业习惯和运作理念,要达到勘探开发境外矿产资源的目的,必须充分研究目的国矿业市场的外部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政治法律风险、社区责任、工会和非政府组织等),以及投资项目的真实情况,规避“地上风险”和投资“陷井”;二是要认真做好尽职调查,规范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勘探与开发综合考量,避免资源“地下风险”或错把“石头”当成矿,确保风险可控;三是准确判断国际矿业市场周期性形势变化,瞄准优质资源趁低抄底,抢抓市场机遇,实现重大突破。
――遵守国际准则和所在国法律。一要充分了解并熟练掌握国际行业规则,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同行,吸收借鉴西方跨国矿业公司的项目管理思路、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争取事半功倍;二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习俗,避开内部冲突,与各相关方保持良好关系,以“互利共赢”为导向,依法合规经营,在开发中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讲求诚信,保证质量,打造中国矿企国际品牌,谋求长远共同发展。涉足危险地区时,要做好风险控制评价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加强合作,抱团共赢。2017年9月22日,中国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正式成立。随着国际矿业合作平台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业企业、地勘单位、第三方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中俄博览会矿业论坛、中蒙博览会矿业论坛和东盟+3(中日韩)矿业高官磋商会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资平台,发挥统筹协调优势,依靠联盟力量,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信息共享、互利共赢,共同促进“走出去”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合作,共同搭建矿产资源投资的资金平台,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着力提高我国参与全球资源治理的能力。
――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中国矿业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既有依赖于政府的战略规划、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也有赖于国家的统筹指导和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经贸、外汇、海关、外交等政策协调和支持,为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资源丰富国家的基础地质调查,集成整合各类地质信息资源和地质基础数据库,为矿业企业提供矿产资源信息支持和风险监测预警服务。同时,建议积极参与多边、双边矿产资源合作规则制定,加强与各国矿业市场、政策、标准等领域对接,推动全球矿业一体化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现代化矿业集团,为矿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